
为了促进上海大学理工科各个交叉学科科研机构的就业工作,让科技发展研究院及各个研究中心管理人员了解招生就业的核心任务考核指标,并且让应届毕业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就业信息,科技发展研究院党总支邀请了招生与毕业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叶红和副主任傅新华,于3月29日下午为全校理工科交叉学科科研机构做了一次主题为"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报告。此次讲座还吸引了科发院以外的材料学院、理学院的师生前来参加。会议由科发院党总支书记甄强教授主持。
讲座上,叶红首先指出生源质量是支撑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上海大学是建设一流学校的基本与保障,并对就业率、生均就业质量等考核指标进行了介绍。随后,傅新华做了"浅谈当前就业形势及就业措施"主题讲座,并详细介绍了"毕业生生均就业质量指标"设计的依据。讲座完毕后进入互动环节,参会的老师和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叶主任和傅主任一一解答并分享了很多关于就业、创业、落沪、平台信息发布政策以及简历、三方协议与报到证等应该注意的事项,讨论积极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受应届毕业生的欢迎。
据最新资料报道,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2015年749万的数字则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和变幻的经济形势,更为诸多行业带来变革。就业格局之变,此刻也正在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改变现状。就业形势的严峻不禁让我们反思高校"就业难"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不合理,教育和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间的不匹配、不合理等问题。上海大学必须在积极推进综合改革中求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以人为本,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毕业生人才的质量,以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科技发展研究员 万小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