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绩效工资
导语:什么是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加工资么?绩效工资是一种工资制度,是将公平有效激励机制与薪酬分配紧密结合的改革措施,是使教职工合理收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本文将解读绩效工资的内涵和要义,传递上海大学绩效文化。
规范清理本市层面的津补贴
原本市规定的津贴项目,如地方职务(岗位)津贴、医保补贴性工资、地方生活津贴、八类地区补贴、物价补贴、回族补贴等十几个津贴项目,多数执行上世纪的工资标准,其工资结构不符合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其工资标准也不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根据上级单位的统一要求,上述津贴项目予以取消,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规范后的绩效工资
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总量的60%,分为岗位津贴和工作量津贴两个项目。
岗位津贴: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制定统一标准。依据教职工所聘岗位和工作年限,执行相应的岗位津贴。
工作量津贴:主要体现教职工所聘岗位的工作强度、责任和数量,学校制定统一的工作量津贴宽带系数表,部门根据教职工实际工作量,确定不同的标准。
绩效奖励:主要体现实际贡献,基于全系统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确定不同的标准,绩效奖励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落实奖惩措施,坚持优绩优酬。部门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综合考虑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逐步完善考核体系,强化教育教学等关键业绩指标,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
绩效工资额度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委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财力状况、物价消费水平、教育机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核定我校绩效工资额度。额度范围内绩效工资经费是有所保障的,但是只可在核定额度范围内发放绩效工资。未来趋势是,上级部门将根据学校发展水平、高层次人才集中程度等绩效因素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水平。
绩效工资不是问题,什么是"绩效"才是问题
绩效是达成目标——以学生为本,专任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绩效;以服务社会为战略,科研人员研究满足国家和城市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是绩效;以管理服务为保障,职能部门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是绩效。
绩效是核心关键业绩指标(KPI)任务分解——学校战略发展目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层分解至部门、学院、个人,通过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提高整体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是绩效。
绩效是过程管理——通过不断制订计划、执行、改正的PDCA循环过程(包括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要求达成、绩效实施修正、绩效面谈、绩效改进、再制定目标),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是绩效。
绩效工资实施步骤
第一步:规范清理本市层面的津补贴,核定发放岗位津贴
取消并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的项目有:原国家规定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原本市规定的津贴补贴项目,包括地方职务(岗位)津贴、医保补贴性工资、地方生活津贴、八类地区工资补贴、物价补贴、伙食补贴、回族等少数民族物价补贴和伙食补贴、婴儿牛奶补贴、住房提租补贴、夏令补贴、书报费、年终一次性奖金中的地方职务(岗位)津贴部分,教育工作者津贴。
予以保留的项目有:国家规定发放的上下班交通费补贴、粮油补贴、教龄补贴、护龄补贴、政府特殊津贴,以及本市原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选派青年志愿人员赴云南扶贫补贴、选派干部赴西藏等省市补贴等项目和标准继续保留,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岗位津贴由人事部门为教职工核算,按月发放至建设银行工资卡中。详细信息见人事处网站新闻《关于规范津贴补贴的通知》。
第二步 摸清各部门收入分配水平,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学校综合考虑部门的人员结构、发放水平和上一考核周期的工作绩效等因素,核定部门绩效工资额度。统筹兼顾部门现有总量和发放水平,对完成目标任务好、业绩优秀、高层次人才集中的部门适当倾斜,逐步缩小各部门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第三步 部门制定形成工作量津贴和绩效奖励考核分配方案
部门党政联席会负责部门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并成立相应的绩效工资工作小组和考核小组,根据学校的指导意见,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制订充分体现责薪一致、优绩优酬的考核、分配方案。
结语
上海大学中长期的绩效目标是达到"985"高校中位水平。因此,构建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地位和发展需求的绩效工资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我校目前正在改革实施基于全系统管理考核体系的绩效工资制度,为广大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保障,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